找到相关内容32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灭苦之道----尊者阿姜摩诃布瓦谈禅修经历

    扎实。 那时候还缺乏适当的方法来保持这个状态, 我却感到自满、轻松起来。 就在那时, 修行退步了。它开始退步, 我却不知怎样逆转。 我因此苦苦思索, 要找一个让心稳定下来的坚实基础。 最后得出结论, 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3640361.html
  • 净土法门的修持方法

    心猿意马,妄想纷飞;只有用“佛号投於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”的方法,是正念分明,念念相续,妄想无插足处。要克服自满懈怠情绪,培养精进心。只有持志以恒,才能坚定不退。念佛修行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如《遗教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2243759.html
  • 断除人生的迷惘——白隐慧鹤

    白隐禅师(一六八五——一七六八)为江户时代中期的禅僧,也是临济宗的中兴祖师。禅师别号鹄林、谥号慧鹤,骏河国人,一六九九年在乡里的松阴寺出家,随后即游历诸国,并曾师事沼津大圣寺的息道、美浓大垣瑞云寺的马翁以及伊予松山正宗的逸禅等。后于一七0八年又到越后高田的英岩寺修行。当时白隐禅师以为已经达到开悟解脱的境界而感到非常得意自满。直到一次偶然的机缘下认识了信州饭山的正受老人(道境慧端,一六四二—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5144801.html
  • 介绍陈希夷:《心相篇》

    无成子亦无成;见过隐规,身可托家亦可托。知足与自满不同,一则矜而受灾,一则谦而获福;大才与见才自别,一则诞而多败,一则实而有成。忮求念胜,图名利,到底逊人;恻隐心多,遇艰难,中途获救。不分德怨,料难至乎...

    释昌臻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2546730.html
  • 拈花微笑心清明

    一股清泉,将思想里的浅薄、浮躁、消沉、自满等污垢涤荡干净,重奏清新、激扬的旋律,让生命重放异彩,生机勃勃。孔子的学生曾说“吾曰三省吾身”,一天3次清洗自己的心境,所以他很少犯错误,成了一位学识渊博、...

    乐后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252638.html
  • 佛在心中----记九宫山无量寿禅寺方丈释圣钦

    医术,为山乡穷人治病救苦,广结善缘,普渡众生。1965年仁颠大师圆寂,临终前叮嘱圣钦“到华山找我师兄仁德精研佛法,结法不要操之过急,到时功果自满。”可天有不测风云,不久,“文革”开始了,宗教遭到了前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55153479.html
  • 唯识真伪对照

    学者自不知好恶,而尔何与焉?再则,菩萨智慧未圆,理应有见不到处,而菩萨必无自满之心。基师既为菩萨,下度众生,必有上求佛道之志,果能发明彼之不足处,基师必含笑寂光,何不乐之有也?但果以一己之长,成前人未成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2554272.html
  • 慧净法师生平及佛道相争史实

    一些道士出来救援,经辩不过慧净,结果释家大获全胜。   慧净并未因这次佛道相争的胜利而自满,而是更加潜心研究经论,不大乘、小乘,都务求探究清楚。为此,他扫出一间静室,闭关苦读,并对经文加对注述、...

    慧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0274369.html
  • 学佛的根本重在于落实

    身心所为皆不与佛法相应,业力所牵引,身不由己,无法控制,心地奔驰于世间染污之欲,此人愚昧,如说食数宝,终不可得,佛门谓之痴人说梦话。 有少数人懂得一点佛法,因而自满自得,就不想再向前迈进;又有些人学点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3275738.html
  • 好话一百句

    远离;人为恶,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。 ] 32.不妄求,则心安,不妄做,则身安。 33.不自重者,取辱。不自长者,取祸。不自满者,受益。不自足者,博闻。 34.积金遗于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;积书于子孙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2975961.html